影響紗線毛羽的因素和控制措施
影響紗線毛羽的因素和控制措施
1、毛羽的定義
紗線毛羽指的是伸出紗線主體的纖維端或圈。我國與日本、英國、德國、美國等國都用毛羽指數(shù)來表征毛羽的多少,毛羽指數(shù)的定義是:在單位紗線長度的單邊紗線平面視圖的某一邊上,超過某一定投影長度(垂直距離)的毛羽累計根數(shù),單位為根/10m(該指標數(shù)值的大小受測試長度和投影長度等因素的影響)。
2、毛羽的影響
毛羽造成了紗線外表的毛絨,降低了紗線外觀的光澤性。過多的成紗毛羽會影響正常上漿,并在織造過程中,造成開口不清,斷頭增加。
紗線毛羽的多少和分布對布的質量和織物的染色印花質量都有重大影響,而且還會產(chǎn)生織物服用過程中的起毛起球問題。
3 mm以上的毛羽會嚴重影響后道的生產(chǎn),影響紗線及其最終產(chǎn)品的外觀、手感和使用性能。因此,紗線毛羽指標已成為當前的重要質量考核指標。
3、影響毛羽的主要因素
3.1 原料對毛羽的影響
原棉的纖維長度、細度、成熟度、短絨率、纖維所攜帶的雜質等在紗線的形成過程中,對毛羽的產(chǎn)生將帶來直接的影響。
(1)纖維的抗扭剛度和抗彎剛度越大成紗毛羽就越多;
(2)纖維越細,紗線截面內的纖維根數(shù)越多,其纖維頭端外露的可能性越大,則造成成紗毛羽的機率就越多;
(3)纖維自身所攜帶的雜質在紡紗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疵點,影響須條的正常運行與伸直平行,使纖維露出紗體的機會增加而產(chǎn)生毛羽;
(4)纖維成熟度好、長度長、整齊度好,則單位長度內纖維根數(shù)越少其成紗毛羽就越少。
在日常生產(chǎn)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配棉的質量和回花的使用率,提高原料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3.2 前紡各工序對成紗毛羽的影響
(1)清梳聯(lián)保持各機件狀態(tài)良好,合理設置參數(shù)。減少對纖維的刮擦與損傷,以免在細紗高倍牽伸過程中被拉斷的纖維比較多,使紗線的耐磨性變差,毛羽增多。增強分梳效能,同時盡量減少短絨的產(chǎn)生機會,伸直纖維,減少毛羽的形成機率。
(2)一般來說,普梳紗比精梳紗的毛羽多30%~40%。精梳排除了棉條中的大量短纖,提高了纖維伸直平行度,使成紗毛羽減少。精梳準備工序要注意減少粘卷現(xiàn)象,精梳適當增加落棉,保持頂梳、錫林和毛刷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整個輸棉通道要光潔無毛剌。
(3)并條工序要注意牽伸分配,提高纖維伸直度,減少毛羽的形成機率,喇叭口不能掛花,壓力棒要定時檢查、保證良好狀態(tài)。
(4)粗紗工序應以適當提高粗紗捻系數(shù)對減少成紗毛羽有一定的作用。同時,在所有有棉條通過的地方都要保持光潔,不能有掛花現(xiàn)象。
(5)前紡各工序使用的塑料棉條筒與棉條相互摩擦容易產(chǎn)生靜電,纖維間相互排斥和吸引,一些短絨不能被正常包覆而形成毛羽,塑料條筒要光潔無毛刺。
3.3 后紡工序對成紗毛羽的影響
(1)細紗是紡紗的關鍵工序,其紡專器材的優(yōu)劣對成紗毛羽影響較大。如:鋼領直徑不精確,圓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紋、毛刺、凹凸不平與不光潔,鋼領板不平或走動變形,上下運動不垂直;鋼絲圈與鋼領配合不良、嵌花;導紗鉤起槽,對紗條的摩擦;錠子對錠尖中心不準等,都會導致紗線毛羽增加。細紗錠速、加捻區(qū)工藝條件及設備狀態(tài)、牽伸分配、捻系數(shù)的大小都會影響紗線毛羽。
(2)鋼絲圈的輕重直接影響毛羽,鋼絲圈太重,紡紗張力大,氣圈小,使鋼絲圈對紗條的摩擦增加,至使紗線與筒管頂端相碰摩擦而產(chǎn)生毛羽。同時,紗線也易被刮擦而形成棉結。若鋼絲圈太輕,紡紗張力小,氣圈過大而使紗線與隔紗板相碰撞而產(chǎn)生毛羽。
(3)絡筒工序是毛羽增加最多的一個工序,其原因主要是絡筒各機部件對紗線的摩擦而造成的。絡紗速度隨絡紗速度增加毛羽呈增加趨勢,要合理選擇絡紗速度。絡筒工序還要保持絡紗通道內的所有元件完好、光潔,避免棉紗在運動過程摩擦、產(chǎn)生靜電,導致棉紗毛羽增加。
4、溫濕度及其它因素的影響
從理論上講,濕度是影響毛羽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實際生產(chǎn)中,由于各種條件變化的不穩(wěn)定性,很難量化它對毛羽的影響,只有從長期的監(jiān)測中才能看到它對毛羽的影響趨勢。
濕度大,則纖維體積膨脹,透氣性差,單纖維強力提高,紗線在相同條件下耐受強力提高,耐摩擦力提高,毛羽有減少趨勢,因此,在細紗,絡筒工序適當增加加工環(huán)境的濕度,有利于毛羽的減少。
紗線自身相互摩擦也會產(chǎn)生毛羽,從細紗機上落下的管紗或已絡成的筒子紗在退繞、運輸、儲存過程中相互摩擦亦會產(chǎn)生毛羽。所以在生產(chǎn)過程中,要注意輕拿輕放,盡量減少毛羽的產(chǎn)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