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纖維吸濕快干整理原理和應用
抗菌吸濕排汗整理的原理
(1)吸濕排汗整理
吸濕排汗整理,顧名思義就是使織物同時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
(a)纖維的吸水性
吸濕排汗纖維具有吸水性的特征,是纖維表面有許多內外溝通的微孔或原纖維間隙和表面溝槽,使得水分容易進入纖維間。同時,沿著纖維軸方向不少管狀的溝槽或毛細管,為水分的遷移提供通道,因此纖維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之后也不出現(xiàn)像棉那樣因吸水而膨潤的現(xiàn)象。
(b)纖維的快干性
聚酯纖維間的水分主要依靠大量的微孔毛細管引力被纖維握持,或者機械地保持在纖維間的毛細管中,在正常環(huán)境溫度下水分容易輸送到纖維表面而揮發(fā)掉。
吸濕排汗纖維一般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表面有眾多的微孔或溝槽,其截面一般為特殊的異形狀,利用毛細管效應,使纖維能迅速吸收皮膚表面濕氣與汗水,通過擴散、傳遞到外層蒸發(fā)。
纖維的吸濕排汗性能取決于其化學組成和物理結構形態(tài)。從皮膚表面蒸發(fā)的氣態(tài)水分首先被纖維材料吸收,我們稱它為吸濕過程。之后經由纖維材料表面放濕,而皮膚表面的液態(tài)水分由纖維內部的毛細管、微孔、溝槽,以及纖維之間的空隙所產生的毛細效應使水分在纖維材料間表面的吸附、擴散和蒸發(fā),此過程為放濕過程。兩過程作用的結果導致發(fā)生了水分遷移,前一種作用主要與纖維大分子的化學組成有關,后一種作用則與纖維的物理結構形態(tài)有關。
一般吸混排汗整理的原理是通過接技或共聚方法,在大分子結構內引入親水基團,以增加纖維吸濕排汗功能。通常是引入羧基、酰胺基、羥基和氨基等,增加對水分子親和性,使纖維具有多孔結構和更大的比表面積等。
一般而言,由于棉屬親水性纖維,吸水性佳,而聚酯纖維屬于疏水性纖維,不具有親水基,所以吸濕性差。檢定纖維的吸濕性是對吸濕排汗織物的基本評估方法。吸濕性表示織物吸水的能力,排汗性表示織物干燥的能力。根據吸濕和抗菌防臭的功能要求,我們采用ZJ-X15吸濕排汗整理劑,利用滌綸纖維與親水性共聚物發(fā)生結晶反應,在纖維表面形成親水層,保持滌綸纖維良好的傳濕性,從而提高織物的穿著舒適性,減少成衣上的靜電吸附,并且可以反復水洗。經整理后的滌棉織物具有了以下功能:
(a)吸汗透氣性:整理后的織物吸汗性優(yōu)良、透氣性好、服用性優(yōu)異、吸濕快干,迅速將汗水和濕氣導離皮膚表面,可消除合成纖維織物燥身、不透氣和不吸汗等缺點。
(b)親水抗靜電性:整理后的織物親水性優(yōu)異,抗靜電性能良好、靜電效應小、不易吸塵、有一定防污性、容易洗滌。
(c)柔軟性:整理后的織物柔軟滑爽、手感舒適、風格優(yōu)雅。